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中关村大讲堂第一期

中关村大讲堂第7期问答实录

主持人:

戈 杨 FT中文网编辑

嘉 宾:

曾启泰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所审计合伙人

余 滨 星空华文传媒CFO、土豆网前CFO

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精彩的发言,让我们学到很多的东西。接下来我们会有半个小时的交流环节,我就开放这个时间,交给大家,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举手示意,我们的工作人员会把话筒递到您身边,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包括您的问题就可以了。

问:两位嘉宾好,主持人好,我们是做纳米材料的,目前处在初创的阶段,现在公司成立到现在差不多一年时间,我们现在和一些投资机构在谈风险投资这块,我们公司现在在困惑的一点,前期因为公司规模比较小,不知道跟投资机构谈的时候,前期无论是法务也好、财务也好,我们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员配置,或者我们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呢在这两方面?

余滨:这是创业公司最常见到的问题,我还不是特别了解你的公司,你这个融资是因为你接下来发展的话确实需要这笔融资了,还是你只是觉得可能想引入一些更好的投资人,对你将来有一个提高?就是在资金的需求上你是真正的需要资金?

问:两方面,在资金的需求上我们是有这样实在的需求,另外一块也是想借助投资人的专业化圈子,来拓展我们未来的市场。

余滨: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你去来融资的时候,一个是很被动的,你非融不可,就是你没钱了要融,这你没有很多的选择必须融。但是如果是你自己的,虽然利润不大,但是你还是盈利的,你的现金流还是慢慢长的,这时候你要想一下你融资的时间。对你来说要融了,你不需要考虑刚才说的,因为融资的时间点很重要,你融的太早会被欺负的,因为你毕竟规模很小,它给你一点钱会拿到你比较大的股份,虽然你再找人员配置,甚至找外部机构帮你做估值,但是你还是在下手,就是你在做协商的时候你肯定会被欺负。也不叫欺负了,因为你需要,土豆的第一笔融资只有50万美金拿到20%多的股份,这跟它最后一轮融资4000万美金只拿到百分之十几,真的是天壤之别。

刚才问你那个问题,我的建议是,你如果非融不可,你现在不需要公司内部做任何的人员配置,但是你必须请到帮你的人,律师是必须的,你要请一个律师帮你。你很小,如果人家愿意投你,而且你也看中这个投资人,比如像红杉等这些比较大的,它对你未来是一个很大的帮助,你带一个财务的人过去,他也不一定认,这时候它更多的是,在你早期更多的是看一个人,我是不要投这个人,以及是不是要这个行业,所以你做产值估值,你是可以做的,但是他们会觉得你有点作,有点矫情,就是有点计较,而且你其实没有上手,说句实话这么早。

我的建议是,律师肯定要找一个,因为毕竟这是一个公司,这里面的条款起码不能被绑的很厉害。然后其他东西你还是可以谈的,所以这个律师很重要,主要还是跟这种大牌的投资者的一个协商和沟通。

如果投资人不是太好,太顶级,只是你确实需要这个钱,他作为第一轮进来的话,你倒是可以找一些专业人士帮你做估值,因为你公司毕竟有利润了,你在这个基础上参照同行业、参照国外做一个估值,你起码起点不会被它压得太低。这完全要看你在跟谁谈,怎么谈,这是我的一个建议。

问:您的想法就是说,如果和一些顶级的投资机构谈,就是估计可以忽略掉,是这个概念?

余滨:因为我觉得你跟顶级的谈的时候,你还是很想让它将来带来,因为大的顶级的投资他会跟的,就是后来二轮、三轮、四轮会一直支持你,它不会说投一轮跑调,像IDG这些,你看它投过的任何企业,他看好会一直捧着你,一直会跟着你,这个价值是很大的。你要能说服这样人的投你,第一轮的估值不用很计较,后面第二轮、第三轮,你不计较他也会帮你计较,他会帮你做得很好。这是第一次的建议,如果是很不怎么样的投资人,只是能给你钱,像有一些还会去找煤老板,那时候你一定要找一个人去更好的在财务上给自己一个支持。

曾启泰:余总告诉我们,作为我来说,我觉得企业跟对方谈的时候条款是最重要的,这个条款将来公司的成果是否有增加,刚才说融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可转债,将来转成投资的股票。这方面刚余总也说了,将来我们股东就是股权有机会担保,如果公司觉得很好了,当做一个融资的原因,将来股东有控制权,对于你来说一个很大的损失,所以刚开始融资的时候要想清楚,看清楚再做这个决定。

问:余总您好,我了解了一下,2014年中概股在美国大概有10家公司上市,前两年因为做空之后,当地的一些投资人会对国内的一些企业产生一些心理变化,我想问一下现在美国资本市场对国内的企业是什么看法?这十家企业为什么集中选择在2014年上半年在美国上市?

余滨:现在路上面还跑了两三家,还正在路演的。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他们都挤在上半年,因为下半年有巨人阿里要去,所以大家都在试图躲开它的锋芒,就是阿里和京东这两个,可以说阿里会成为美国IPO融资额最大的一次IPO。在这个情况下为什么躲开它呢?比如我们是几个最大的机构投资,比如老虎基金、黑石,我们手上都有自己的名单,最大的这家马上就要来了。前一阵中概股有一些调整,我会手里清掉一些盘子,把钱留着,等着这家来我要买它。所以很多人要跑快一点,因为你在它后面,人家把钱投进去了,可能一时,比如今年我的投资业绩、份额做完了,可能明年还做,那么后面上来的不会投了,除非你顶级的好,但是我也没有钱了,大家都会集中在前面。对于中型公司有一些影响,要考虑的。对于一些小公司,融资额可能就是几千万、八千万、1亿的美金,影响也不大。我们看到美国的机构投资人,第一钱真的是多的是有的,第二他还是比较的谨慎,如果他看好你的话,他不借以说投了阿里就不再投了,不会。很多同行一起聊这个事,是不是阿里走了之后谁也别上了,我认为不是这样的。你那个风头先避过,它上来以后一个季度你先别冲那个了,就是我说的窗口期,你再等一个季度,你融资额比较小,还是会有人买的。

第一个问题,你刚才说浑水公司做空之后,机构投资人,或者美国对中国的看法等等。我不知道你们注没注意,前一段时间,美国的一个政府机构,它专门为阿里上市发了一篇文章,就是要美国机构投资者投资要谨慎。什么意思呢?言下之意,第一跟浑水公司,跟之前做空中国中概股,然后中概股也不争气,一做就一个空,让人家一抓抓到的一个原因。第二个跟阿里巴巴之前的支付宝VIE架构的转移,实际上也是一个阴影,虽然它后续做了很多的弥补,包括很多钱给阿里巴巴,但是这些就让美国的公司觉得中国的公司是没有内控的,你这么重要的一个支付宝的股权,可以在没有股东大会的情况下就自己转掉了,然后你事后做这些补偿,也给他们造成一个印象,就是中国内控、公司治理都不太规范。

说实话,这也是事实,因为你如果跟美国上市公司做比较的话,中国公司就算你上了市,还是有很多地方是欠缺的,刚才说他们对中国的看法确实是有负面。为什么还是这么多家上去,我觉得最大原因还是因为中国确实是够大的一个市场,爆发点、增长点,因为你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盘子,对于投资人来说哪里钱多、哪里利益大他就在哪里。虽然有这些案例,但是它没有扭转。什么时候不投了,其实也不是说浑水公司也搞别的市场、别的公司也搞的,但是中概股比较的集中。其实要担心的是整个中国大环境,像房市等,大家都担忧的,这是他们比较担忧的,倒不是个案。我们每次出去跟投资人,到国外去也好,或者他们到中国去也好,他们问很多的是政府的监控、市场、房地产等等,他看很多宏观的对象,你在宏观下面一两个爆掉不影响它投这个使臣,但是如果宏观掉的话,个案就完全不会再去期盼了。

曾启泰:另外一个理解就是说,我们谈了很多遍,就是关于公司的内控,这是最重视的问题了。现在上市公司的资料披露也很快披露出来,什么东西需要披露,其它人可以重做,很容易造成一些问题出来,另外就是他发现你财务积累,然后跟这个行业比,如果这个行业好的话,他可以拿出来。对于公司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财务控制、财务管理、财务披露,尤其披露是真实和准确的话,不担心浑水那边怎么做。

问:我们属于一个医药的企业,做抗肿瘤药的研发,我们是具有全球创新药物企业,现在面临几轮融资之后,公司考虑将来上市的问题,比如考虑在大陆,还是在美国的纳斯达克或者纽交所,现在看市场对这种公司的认识、估值是挺要命的因素,所以想听听嘉宾对市场行业这方面的看法?

曾启泰:我觉得去哪里上市,首先看公司的规模有多大,有美国、中国、香港,对不同的公司要求不同,大公司当然是到美国了,因为美国那边投资者很多,他们也钱多。因为它们是遵循价值投资方法的,他们觉得这个公司有价值的话,他们的估值也会多一点。但是如果公司规模没有那么大的话,那就到香港和中国了,中国的话,像之前来说,有600多家企业在排队,你多长时间能够论到公司上市呢,这是一个大的问题。到香港的话,刚刚提到大陆企业到香港,要看它的架构是什么样的,需不需要到大陆去审批,直接到香港上市。就是看这个企业规模有多大。

余滨:我补充一下,首先看一下公司的门槛达到了没有,就是A股、H股,然后美国股市它们的要求是不一样,你盈利了没有?

问:现在还没有盈利,因为我们做西药研发,最快的产品已经做了8年了,才到的二期的临床,但是今年数据能出来,有可能走绿色通道,进入新要的证书,今年就申报了,但是总体在亏损,所以我们一直在融资,现在完成C轮融资的。

余滨:你如果在亏损状态下你也没有什么选择,你就去美国吧。因为A股和H股对业绩的要求不仅仅是当年的要求,还有前面三年的累计历史业绩要求都有上千万的要求,如果你公司一定需要上市了还有很多的原因,一个是你资金不想再融D轮、E轮了,你想到公开市场去,你就是要走了,那你现在亏损的情况下就去美国了,没有办法。还有一种你的投资者等不急了,你8年的,人家要退出了。

问:现在在公司战略上考虑,比如我们在境内,就是融一轮资之后,买一些有现金流的企业,把它业绩做起来,那样估值会高,因为国内的PE是很高的。我问一个,谈新一轮的融资,其实距离上一轮才一年多的时间,如果考虑上市,上市之前肯定还有一轮融资,融资的时间大概留出多长的时间?

余滨:其实你启动以后再融的话就不是非常合格,因为你启动IPO节奏已经很快乐,你再去这个融资,而且一旦IPO启动你最后一轮融资的估值和最后的版本不能差太大。一般我看到比较近的有6个月的,3个月都已经算是挺短的了,因为你这时候估值太高很难吸引到价值投资人,他觉得我还不如再等一等,上市的时候很公平,一般来说我觉得6个月是比较合适的时间,半年到一年。多说一句,毕竟对公司每个员工都有影响的,你最后一轮如果离得太近,你后续发股票,给员工的估值也会上升,他会有一个参照,归参照你最后一轮融资,那你这一轮发的股票价值也就不高了,比如你本来将来想上市10个亿美金,这一论进来是6个亿了,4个亿对于很多人没有太大的价值。

问:我们这次谈估值距离去年的一轮跳得比较高,有高管考虑一下子跳这么高对将来上市有影响了,你留得空间并不大了,甚至对资金有压力。这个估值怎么看呢?因为现在有分歧,现在市场上也是一个小众,他不可能进入所有的投资人,就是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投资人对公司有一个评价,包括一些证券公司对投资人身份的参与?

余滨:你就说怎么确定最后一轮投资?

问:对,就是靠近上市之前的这一轮的融资价值怎么估算,比起以前有一个较大跳跃,还是中性一点,保守一点,还有这个融下来,我这个上市,我先撑几年。

余滨:其实你融资的时候,基本上都希望高估值,因为你最后就是希望公司高估值,现在如果在你没有上市的时候,你还亏损的时候,就有人愿意这么高估值的给你,除了考虑你上市价格的浮动以外,还是建议你拿高估值。高估值只有谁比较高兴,就是投过来的人,因为我们也见过上市价格比最后一轮还要低,这时候你会发现最后一轮进来的人会组织人上市。也有一部分长期眼光的投资人他会顶你,你就是比我低了我也会跟着买,因为他太看好你了。我记得好像是唯品会的最后一轮,就是比他最后一轮进来还低,在IPO的时候,他还是跟了,最后证明他跟得是完全对的,因为他要顶它上去,上市以后,他相信公司的业绩很好,像你已经到第二轮临床了,离你收获的季节很近了,他看到你未来5--8年都是收获期,所以你虽然IPO的价格很低,他还是很愿意进去。唯品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虽然IPO的时候比它最后一轮融进去还低,但是它现在已经全部都挣钱了,包括最后一轮,包括IPO。最后一轮你如果是高估值,作为你公司来说没有大的损失,公司高估值卖总是好的,低估值你就是稀释的股权大,这没有什么区别。唯一还有一个区别,从投资人上来说,你要考虑到将来上市他会阻碍你,就是最后一轮进来的人,他如果没有长期投资眼光,有的人就会阻碍你,他会觉得你现在估值还没有我那轮低呢,你先别上,然后就搞得你们很难受,搞得管理层很难受。从管理层来说,高估值唯一的坏处就是你发股票,发股票你完全自己可以控制时间点的,你就应该早点发,我一直的建议说你早点发,既然要发,比如你留出20%是给管理层和员工的,你就早点发,人家在你这儿工作,越早拿股票越低,你留到D轮了,D轮估值已经6个亿了,你虽然发给我一大堆,我也很怕,到时候你IPO的时候还不如6个亿,那我拿你这个不是白纸一张吗。所以你这个D轮融资就是这两个线你去考虑,就是你的投资人是否有长远眼光,如果有长远眼光高估值你可以让他进来,对公司没有坏处。然后你做你的发股计划的时候,你知道你要做D轮,你早点发掉,不要等到1轮之后,你就很难发比它低的。

问:搞好两个关系。

余滨:两个关系要搞好,因为你最了解你的投资人。

问:VIE的结构大概什么时间调整改,可以不影响到上市的窗口期?

余滨:VIE为什么要改?

问:前一段时间出了安博教育,被打的很厉害,做什么叫托管。

余滨:那个案例我不是很了解,我了解的从法律上,就是从上市的路径上,VIE没有关掉门的,中国也叫了很久了,从2011年底开始,有的说VIE不批了,要放缓了,但是始终这个条例我没有看到它出来,有一段时间确实说了很长时间,包括怎么审批这个VIE都会变得很难,我们也没有看到。现在如果你做好VIE架构的话你不需要改的,VIE上市的很多,在美国接受程度很高的,在香港我知道VIE会令人在上市过程当中增加一个VIE架构的问卷,你的律师,因为你有VIE架构,要专门做一个比较长的问卷,要问政府机构,要采访很多人,这是唯一我理解上的VIE上面的地方,其他的好像没有,我现在公司也是VIE。

曾启泰:作为VIE来说,这部分VIE不用改,除非说你觉得有问题,如果有问题的话,当初的时候这个VIE是有问题的,可能有一些公司不能放进来。美国就是减少VIE比香港高,香港接受VIE。理论上不允许外资进入这个行业,他所接受的VIE。你不应该有VIE的情况,就是说你公司有VIE的情况香港就不会接受了。

问:像一般在美国上市的话,CFO聘请都是在上市的前6个月,但是一般这样的话,他过了一段时间就会离职,他们之前会签一个协议什么的。我想问一下,如果CFO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理解行业,要推向市场,他是怎么跟资本市场在整合资源和销售股票这方面的经验?

余滨:中国企业在学习和成长,你说的6个月才找CFO的事现在越来越少了,很多企业会提前找,至少一年,就是我打算明年上,我今年会提前12个月寻找。第一是因为你寻找这么一个人也不是很容易的,因为中国的CFO行业其实也是比较年轻的,最早之前是你说的那种人是比较早期的,是投行出来的人,他为什么6个月就进来,他不愿意很早进来,因为他也帮不了公司真正的业务、财务制度建立,因为他也不懂,他没有财务专业背景,他就是投行,他会卖,他会讲故事,讲故事和卖不需要多长的时间,你进来6个月,公司干什么的,什么事实四,业务都可以摸得很清楚。因为投行很熟悉上市的过程,投行把公司的上市过程走完,它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CFO的角色不仅仅带领公司上市,更重要的是上市之后怎么帮公司把财务制度也好,财务运营也好,包括公司我刚才说的,全部理顺,这样的人就不能太晚去寻找。你现在看到很多的公司、很多的企业他们都会很早去跟CFO谈,这是我看到的一个变化。

另外一个变化对CFO的能力的要求,之前更多是你能卖,能讲故事,英文好,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怎么样。现在像曾先生这种就比较火一点,要四大的,就是第二波的四大的出来的比较受欢迎,因为四大的一般英文比较好,然后他做了十来年合伙人的,对会计准则都很了解,然后也审过这么多家企业,所以他对企业的运营业也都有一些基础知识,所以他们上手之后可以很扎实的把这块做好,所以你看到第二波就是找这些人。

现在越来越精了,就是第三波,第三波找什么人呢,你有没有做过上市,现在要求越来越高,好企业看你有没有做过,看你做了之后是不是会很快跑掉。CFO现在圈子里面有一个玩笑叫职业CFO,他做一个套现就走了,他再做另一单,再去掘另外一个金库,所以你看CFO会做两年跳一个,做两年再跳一个。

现在企业比较的聪明了,因为现在很多有很多有名的国际投资人进来,他们都了解了,你找的这个人不光要能卖公司,还要有财务的知识背景,然后同时还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不是那种两年一跳的,公司也受不了,我刚把公司治理差不多了,你又跑了,而且CFO换了,对公司的股价都会有影响,所以这个职位还是比较重要的。

这是一个发展的眼光,我们国内的企业也是在学习和成长,我是觉得挺高兴的,企业也认识到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能帮到企业的人,而不是像原来刚开始不懂,不懂人家能忽悠就叫进来的,帮你一卖完他就走了。

另外企业在留住CFO的时候也可以考虑,都会有限制了,一般有4年的限制,就是你干完一年才会拿1/4,你CFO走的话也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利益最大化,如果公司没有什么问题你干吗要走呢,你慢慢把自己的股票也都拿了。

有一些公司会比较的激进,会发一个RSU,是零成本的限售股票,一般的限制也是在时间上,希望你多呆,有的人会谈就谈两年,有的人还是四年,但是它没有成本的,在他走的话他会决定更轻一点,他觉得两年我拿这么多差不多,就走了,这也是企业要考虑的一个,对CFO一个是能力,另外一个怎么留住他。

问:我之前有一个朋友他前一段时间在香港上市,他之前做了两家上市在美国,他就对比了一下,美国资本市场和香港资本市场,说香港这边主要是重视监管,然后美国是重视披露。在香港披露形同虚设,有一些觉得无论是披露还是其它方面就没有美国那边严格,我想请曾先生大概分享一下香港这边资本市场。

曾启泰:其实在香港来说,香港有一个上市条例,就是公司交易达到某个程度,达到某个金额可以做披露了,这件事情蛮重大的,有时候他们会让同行和股东去审。你刚才说香港的制度披露不严格,是因为美国那边有很多的机构投资者,公司就会披露多一点事情出来,机构投资者愿意去买他们的股票。但是香港不同了,他们觉得我只有符合要求和规定就可以了,他们觉得做披露多一点他们的股价也不会上升很多,这就是香港和美国不同的原因,美国那边投资者是机构,他们投资方面是很高,但是在香港来说可能都是一些比较。

主持人: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咱们大讲堂系列的活动到这个时候结束,感谢大家的时间。请我们再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两位嘉宾,感谢他们分享!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令人大开眼界的时间测量新科学

在科罗拉多州没有窗户的实验室里,摆放着20台原子钟,全世界都在用它们来计时。它们几乎跟不上。

特朗普政府财政部长之争的内幕

贝森特在当选总统的宫廷内部经过激烈的影响力争夺战后获胜。

比特币和香蕉成为新的炫耀性消费品

两者都加入了无用物品的精英世界,价格越高越受欢迎。

Bluesky趁X用户流失迅速崛起,Threads未能抓住机会

在X遭遇大量用户流失之际,Meta旗下的Threads却将机会让给了只有20个员工的Bluesky。

拜登希望通过卸任前的政策突击保护自己的政治遗产不被特朗普破坏

即将离任的总统为乌克兰进行最后的推动,并寻求新的司法任命和制造业补贴。

高盛因投资北伏而损失9亿美元

这家美国银行是本周申请破产保护的瑞典电池制造商的第二大股东。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