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专栏 四季随笔

从大寒到立春:岁末寒日里的上海年味

郑静: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走过大寒,人们也步入了迎接新年的节奏,并在习俗与变迁中,守望着四季开始新的轮回。
摄影:Sasha Kaunas

大寒,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以立春开始,以大寒收尾,经过四季二十四个节气,一年如常地结束了。

经过漫长的周期,我的那本《红楼梦与二十四节气——写给孩子的红楼故事》也终于出版了。收到样书的时候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不是激动,也不是感慨。像是和故人久别重逢,心里有情愫,却不知该从哪说起。年轻的时候,岁末的广播里常会放那首《飘洋过海来看你》,歌中唱到“为了这次相聚,我连见面时候的呼吸都反复练习……”,可近乡情更怯,真当彼此相见,才会发现,生活中不是所有都可以排练,遇见和预见,总还有那么多的不同。

书里配了二十四节气的书签,随机夹在扉页,是给读者的一个小惊喜,拆封前谁不知道会遇到哪张。很巧的是,我和插图师各自收到的那本,都配着大寒节气的书签。书签上写到“岁末一轮回,荣国府里迎新年”,这是我拟的语句,如今看来,像极了是给自己和搭档的工作总结。

大寒节气,年末收尾,见到努力很久的成果,是给自己的一份新年礼物,也能如愿地给旧年画上句号。

几年前我曾写过本《岁时历——日日是好日》,每个节气或是节日,都会介绍下渊源和习俗,记录日常的细碎。“日日是好日”是句偈语,在佛家看来,不用去算黄道吉日,每天都是好日子,都值得认真对待,应时应景,随缘自在。

所以,我喜欢写生活中这些有的没的,有些已经成为历史,翻出故纸堆讲讲古,能多少会勾起大家的回忆,频频想起那时候的闲散岁月,如今想起来,每一个场景都是闪闪发光的。有些就是我家中的日常,比如忙年时候的剪窗花、养水仙,摆清供,对我来说是每年腊月里一定会安排的事情。自从女儿大了,窗花、春联和福字,都会由她准备。书房里的那打红色洒金纸,买了有些年头,前两天取出来的时候,发现还有很多。每次只用上几张,如此这般,说不定能用到下一个蛇年,那时的她,不知还会不会继续住在这个家里。

按着岁时历过日子,按着岁时历梳理红楼故事,再到今年按着岁时历写四季随笔,记录城市的变化。我一直觉着自己像个老人家,欢喜这种按部就班的感觉,会守着旧理过日子。在节气的更替中,细看城里发生的那些变迁,会觉着一切都顺理成章了很多。那些在今年关张的店铺,消失的地标,就像街边的梧桐叶一样,就算灿烂了三个季节,到了冬日,气温一旦降到冰点,它还是会落下。

只有落去旧年的枯叶,来年春天才能萌发出新绿来,更替才是持久的日常。而那些被挽留下的,倒是显得有些不自然,就像拆迁弄堂里的钉子户,当周边的邻居都搬走后,剩下的那个门牌号和那盏路灯,醒目地特别突兀。很多事情,本不该这么出挑的,万不得已成了焦点,也就是到了离开的时候。顺势而为,总比强人所难要方便的多。

按节气梳理,大寒过后,贾府里就忙着迎新年。那份长长的年礼单,写满了山珍海味,珍稀活兽,干果新米,连炭都有三万多斤,分了三等。柴炭三万斤,中等二千斤,还有最昂贵的要数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这种炭品质好,燃烧后灰粉呈银灰色,没有烟。《清稗类钞》记载中,又叫做银骨炭,大多出自北京的西山窑。好炭金贵,一千斤的量分到贾府,除了贾母、王夫人、邢夫人外,其他谁能分到,就要看各自的地位了。《甄嬛传》中甄嬛刚入宫为了避宠受冷落,内务府刁难分给碎玉轩的炭是最劣等的黑炭。扇一下全是黑烟,而且久久燃不起来。好姐妹沈眉庄送去几篓银炭,碎玉轩才温暖起来。炭火如人心,分得出高低贵贱,在岁末寒日里体现得格外真切。


今年的大寒是腊月二十一,隔了一天就是北方的小年。腊月二十三糖瓜沾,这天按老皇历是祭灶王爷的日子。在灶台上贴着灶王爷的画像,摆上供品,然后往他老人家的嘴上抹糖。俗话说吃人嘴软,神仙也不例外,那上天必得言好事。有意思的事,一年到头,整日里在厨房忙乎的都是各家主妇,可到祭灶的时候,女人却不能参加。男人们在那煞有其事地鞠躬上香,也不知道能说明白多少。反正日子就这么,一年一年地过下去,一直到了现在。腊月二十四,是南方小年,南北差异在这时候还是不忘体现。

不过上海人从来不吃这套,上海人不过小年,上海人的概念里从来只有小年夜,这是除夕前的一个晚上,大多小家庭自己聚聚,烧点落胃的小菜,大年夜就要去长辈家团聚,要讲规矩,就没那么自由。

不光是这个,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新年,除夕就开始放假,春节假期多了一天,可那又如何?对于这个城里的人来说,“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不在于那些成文的申报材料,年前的忙碌和欢娱,就是大家最好的实践。而且从外婆辈开始就这样,历来如此。

总有学者说,中国的百年变迁要看上海,这点真没错。如今上海的人历史记忆大多是从外婆那开始的,之前的也就不太去理会了。上海孩子跟着外婆长大,外婆的言谈举止就是他们最初的启蒙。外婆的那些做派、讲究,就是这个城的格调。上海的精致、考究,说到底大多是那些外婆们的功劳,至于外公们,可能最大的贡献,就是娶了她们吧,让她们继续留在这个城里生活里,没有移居到他乡。

从外婆辈开始,腊月的上海总是忙碌的。菜场里吊着的那些鳗鲞开始陆陆续续被主顾们领回家了。鳗鲞是上海人春节餐桌上很受欢迎的传统菜,它是将海鳗用盐腌制后,晾晒风干。南方人把腌制的鱼干叫做“鲞”,从字形上看,美鱼两字叠加而成,可见它的美味。《红楼梦》里那道有名的茄鲞,按凤姐的说法,做的时候用了十来只鸡去配茄子,并没有加入鱼。所以也有人觉着腌制的东西,都可泛泛地称做“鲞”,不光是鱼。

上海人喜欢东海青鳗做鳗鲞,这种鳗体健貌美,肉质鲜,个头大,长长的一条挂在那,十分气派。腌鳗鲞不但讲究技术,还得有空间,原先住弄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腌制的年货挂在弄堂里,如今住进了公寓楼,阳台上还要晾晒衣服,没有地方挂年货。所以大多是让附近菜场的海鲜摊代劳,年底做鳗鲞是摊主一年到头最大的一笔收入。所以年景好不好,根本不用看报表,直接去菜场走一圈就晓得了,若是挂满了鳗鲞,且又大又挺括,那这个年还算过得去。哪年鳗鲞都变得稀落了,也就没什么太多好说的。上海人的年味就在这一串串的腊月年货里,带着海鲜特有的腥味,风从海上来,在这有了最沉浸式的体验感。

长辈们忙着添置年货,盘算年夜饭的菜单。最近网上流传出来的那张沪语版菜单,引起了上海人太多的共鸣。大家像破解摩斯密码一样地做着翻译,所以这张菜单又被称作“上海话十级”测试题。菜单里八个冷盘、十个热菜,一汤一点心,非常标准的年夜饭,隆重、丰盛。菜单用极其简洁的汉字写成,不考虑正确,只符合上海话发音,比如白斩鸡写成(白在几),红肠写成(红长),所有的鱼都用(五)来代替,因为上海话中“鱼”和“五”发音相同。最高档的帝王蟹,写成“底王哈”,显得有种朴实无华的美。

这张手写菜单,排列工整,一看就是构思很久的,而且一张A4纸对折一半,另一半还可以记点其他的内容,比方采购清单,上海人的日子过得精细,每个步骤都规划地好好的。


家中有人操持年夜饭,小夫妻们有空闲可以带着孩子去看灯会。今年的豫园灯会过了元旦就开始封园收门票,每个进口都按上了栅栏,一点空隙都没有。去豫园看灯,走一遍九曲桥,是很多上海孩子从小到大的春节活动,为了避免年里拥挤,有的会错峰出行,在除夕前先去。其实春节的那些日子,豫园里每天都人山人海,看灯也是看人,热闹是灯会该有的氛围。今年收费提前,人流是少了很多,除了桥上要排队,其他地方走动随意了很多。人少,灯亮,可总觉着少了点什么,我带着女儿短短的时间里就逛了两圈,确定没什么可再看的了就出了园子。女儿照旧选了一个豫园的生肖灯笼,玩了一路,从小到家每年一个生肖灯,成了她童年的回忆。她说虽然灯的造型过于卡通、简单,但在灯会里亮着也就不显得幼稚。确实,和这百年的园子比起来,所以的游客都是年轻的,幼稚些又有什么不可以。

年轻、幼稚,就不免会好奇。原先的孩子盼着春节里可以放烟花、放鞭炮,那烟花点燃每一个都不同,好奇它会发出什么样的焰火。还有大人给的红包,里面到底装着多少钱,拿到后转身就去打开,还要比一比,谁拿到的压岁钱最多。好奇、炫耀、攀比,在年轻的时候都是可以被允许的,在春节的时候都是可以被默认的。

拿红包,盼烟花的孩子们长大了,那时候的玩具已经过时,总要找些新的替代,去兜马路,去轧闹忙,去看看那些小时候没见过的角落,和小时候没遇到过的西洋景色。小时候的外滩,常会见到外国人,蓝眼睛、金头发,冲着他们说“哈喽”,他们总是会笑眯眯地招招手。如今的外滩不再稀奇,见到外国人也不再会那么傻乎乎地冲上去,面对面走过去,大家彼此波澜不惊的样子。今年岁末走在路上,擦肩而过的更多的是韩国人,不过在上海人狭隘的定义里,他们不能算“外国人”,外国人指的是欧美朋友,韩国人就是韩国人,上一辈的会说地更仔细些是“南朝鲜人”。

韩国人到上海过周末,去大韩民国旧址打卡,顺便逛逛新天地,再去武康路走走,看看上海的网红街区。本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就如同上海人小长假飞去日本看樱花看枫叶,或是去济州岛吃烤肉一样,路程近、出入方便,加上气候时差都相似,出游也就是说走就走的事情。

可当其他事情太沉闷了,稍有变动就容易让人惊醒,就像早些弄堂里哪家突然来了很多陌生亲戚,左邻右舍必然会去好奇打探,转弯抹角地问问究竟。韩国游客看上海,有些上海人闲散好奇的时候去看游客,不是对外来客好奇,而是多少想验证下消息的可靠性。只有自己亲眼见到,才值得相信,才能绘声绘色地和朋友们分享。于是,拥挤的新天地、武康路变得更加拥挤,来了跑车,惊动了警察叔叔,闹哄哄地把西洋景弄成了连续剧。不过,再闹腾的剧集也终有大结局的时候,上海的大年夜总是城内最安静的时候。

对了,今年只有年二十九,没有年三十,四年一个轮回,这热闹会早些消散。过了除夕,是新年,新年新始,四季再轮回。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编辑邮箱:zhen.zhu@ft.com)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读者评论

用户名:
FT中文网欢迎读者发表评论,部分评论会被选进《读者有话说》栏目。我们保留编辑与出版的权利。
用户名
密码

居食趣

郑静,《美好家园》杂志主编、财经网生活频道主编、家居设计专栏作家、策展顾问,著有《岁时历——日日是好日》、《中国风尚》、《新中式艺术》、《ART DECO 在上海》等,微博号@绿色蝴蝶,微信公众号“蝴蝶厨房”。

相关文章

相关话题

OpenAI的转型之路面临为微软股份定价的难题

ChatGPT制造商正在就其非营利部门分拆进行复杂谈判,此举遭到马斯克的反对。

普京盟友在“虚假”选举中巩固对白俄罗斯的控制

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白俄罗斯总统、普京盟友卢卡申科加深了对莫斯科的依赖。
5小时前

欧洲会向乌克兰部署“地面部队”吗?

特朗普就任总统后,关于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以威慑俄罗斯未来侵略意图的想法再次兴起。

Pimco:美联储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保持利率不变

这家债券管理公司的投资主管表示,美国央行在恢复降息前将等待特朗普政策的更多细节。

特朗普对全球企业税制的攻击

特朗普明确撤回了美国对向跨国公司利润征税的全球妥协方案的支持,并威胁报复对美国跨国公司“歧视性”征税的国家。

奢侈品牌期待美国消费者推动复苏

在中国市场增长乏力之际,美国经济的强势和特朗普大选后的反弹将使该行业在其最大的市场中受益。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