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社评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频道首页
Lex专栏
专栏
分析
评论
社评
书评
读者有话说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FT社评:希腊困局
古希腊发明了民主。但现代希腊却有可能给民主带来恶名,因为该国政客竞相搅局,而非专注于应对迫在眉睫的大事,这使欧债危机有可能升级。
2011年11月7日
G20当务之急是控制危机
FT社评:在全球市场陷入动荡、欧元区面临崩溃危险之际,G20峰会现在只能关注短期问题,即防止欧洲债务危机恶化。自2008年G20峰会以来,局面从未像现在这样利害攸关,世界领导人必须采取果断行动。
2011年11月3日
FT社评:德班气候峰会的有限成果
德班峰会的结果实际上是推迟就全球协调行动做决定。尽管存在不少缺陷,但会议毕竟确立了一个重要原则: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要对控制碳排放负责。
2011年12月13日
FT社评:中国“入世”利人利己
2001年,中美就中国“入世”达成协议。该协议使美国获益,但它远非最大赢家。中国摘得了最大的果实。中国出口市场的庞大规模,就是北京方面成功的证据。
2011年12月13日
FT社评:英国的两难境地
英国政府一方面努力维持在布鲁塞尔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又尽量与欧盟的某些标志性计划保持距离。在处理欧元区危机时,这种政策让英国陷入两难境地。
2011年12月12日
FT社评:欧盟峰会错失良机
欧洲峰会再度不了了之。虽然各方朝着财政一体化迈出小步,但恢复人们对欧元信心所需的全面财政联盟仍不见踪影,有关方面也拿不出“火箭筒”解决眼下危机。
2011年12月12日
FT社评:欧洲央行的“为”与“不为”
新任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宣布一系列措施,为欧洲银行业雪中送炭,但同时明确表示,欧洲的主权政府将不会获得这样的帮助。他把重建欧元区的重任留给了成员国。
2011年12月9日
FT社评:必须抓住拯救欧元的最后机会
如果现在不能遏制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救助代价就可能开始扶摇直上,超出政界人士的掌控范围。因此,周五峰会绝对事关重大。世界承受不起又一个不到位的解决方案。
2011年12月8日
FT社评:普京“魔咒”已经失效
普京需要明白,他企图重新执掌的俄罗斯,已不再是10年前的俄罗斯。俄罗斯人的不满在上周日的选举中表达无疑。普京也许会重祭铁腕政策,但那将十分危险。
2011年12月7日
FT社评:拯救意大利
新任总理蒙蒂的紧缩方案包括在2012至2014年间进行300亿欧元的增税和支出削减,他应该更大胆一些。贝卢斯科尼纵情挥霍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2011年12月6日
FT社评:气候变化谈判不能葬送已取得的成果
说服近200国家达成减排协定绝非易事,经济危机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全球气候谈判代表必须确保,即使无法达成全球协定,也不至于葬送已经取得的良好成果。
2011年12月5日
FT社评:欧元区国家须作更多让步
本周欧洲央行的表态为解决欧债危机带来了一些希望。然而欧元区国家必须做出更大妥协,消除在德拉吉提议的新财政契约上的重大分歧。
2011年12月2日
FT社评:中国应该转向新的增长模式
目前令人担忧的是,经济放缓可能鼓励中国出台又一套刺激方案,同时不再让人民币升值。其实,更好的出路是找到非货币政策手段来促进国内消费。这将造不仅造福于世界经济,也将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
2011年12月2日
FT社评:央行联手预防美元短缺
全球主要央行联手扩大美元流动性,应该能缓解欧洲银行业面临的美元融资困难。央行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愿意展开联合行动的信号,欧元区领导人也应该参与进来。
2011年12月1日
FT社评:谨防危机波及中东欧银行
欧元区危机火星引燃中东欧银行体系的风险已经变得很大。须防止中东欧银行在严厉的《巴塞尔协议III》生效前,沦为西欧银行剥离资产、充实资本金的牺牲品。
2011年11月29日
FT社评:五角大楼应当“瘦身”
美国在9/11之后的实际国防开支增加了56%,拥有的航空母舰比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都多。美国减赤计划给五角大楼提供了一个变得更精简、更负责的黄金机遇。
2011年11月28日
FT社评:不应摧毁CDS市场
欧元区领导人不遗余力地诋毁主权CDS(信用违约互换),必然会让投资者对其使用欧元区纾困基金为问题主权债务提供担保的计划产生更大的怀疑。如果彻底摧毁CDS市场,对谁都没有好处。
2011年11月25日
FT社评:德债拍卖为欧洲敲响警钟
德国发行的10年期国债竟有35%无人问津,这向欧元区发出了一个信号:市场正对无休止的政治迟疑失去耐心。投资者不仅是在逃离德国,更是在逃离整个欧元区。
2011年11月25日
FT社评:美国国会的财政“杂耍”
华盛顿“超级委员会”未能就一项温和减赤计划达成协议。这看上去像是一出马戏表演,但具有现实影响。华盛顿可能给本已低迷的经济前景又浇上了一盆冷水。
2011年11月23日
FT社评:美国应当收紧上市规则
在北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爆出一连串丑闻,应该为上市监管当局敲响警钟。为此,美国应当收紧上市规则。外国公司若不遵守美国的会计准则,就不应允许它们在美上市。
2011年11月23日
FT社评:别让丑闻影响清洁能源政策
美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Solyndra破产,让积极扶植清洁能源的奥巴马政府饱受攻击。美国的清洁能源政策很可能成为这一丑闻的牺牲品。
2011年11月21日
FT社评:中国应深化金融改革
北京方面必须放松金融管制,不仅是针对银行如何放贷,也包括在利率和汇率方面的管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各银行足够稳健,能够面对曾使全球金融体系发生痉挛的冲击。
2011年11月18日
FT社评:欧洲修宪恐造成更多分歧
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建立政治联盟可以帮助欧洲走出艰难时刻。如果她是在要求全面修改欧洲宪法,那有可能在欧洲再也承受不起任何分歧之际造成更多不和。
2011年11月17日
FT社评:资金救不了欧元
欧洲的问题归根结底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如果没有政治协定,光靠流动性是解决不了危机的,而欧洲央行无法提供政治协定。
2011年11月17日
美国重返亚洲不能无视中国利益
FT社评:美国在战略和经济层面重新参与亚洲事务将受到普遍欢迎,但如果美国罔顾中国利益,那么它重新参与亚洲事务的冲动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2011年11月16日
FT社评:意大利新政府必须重建经济
在意大利政坛呼风唤雨多年的贝卢斯科尼终于下台,意大利新政府必须展现领导力,让投资者和盟友恢复信心,让选民对意大利政治制度恢复信心。
2011年11月14日
FT社评:欧洲需要领导人,而非经理人
无论是希腊还是意大利,选民都与政治阶层隔阂极深,似乎只有技术官僚才能实施必需的痛苦改革。但技术官僚们要成功,必须要靠真正的领导力,仅有管理能力还不够。
2011年11月11日
FT社评:意大利复苏的必由之路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决定推迟辞职,这被视为这位不负责任的政客的最新赌博。现在,意大利议会必须依照一个硬性的时间表,确保改革方案在下周初就获得通过。
2011年11月10日
FT社评:欧元区必须自救
20国集团戛纳峰会在很多事上不了了之,但在一个问题上却发出了明确信息:欧元区以外国家不会向EFSF大举投资。实际上,欧元区拥有自救能力,即使IMF也不应在目前阶段介入。
2011年11月9日
必须反思MF Global破产
FT社评:MF Global似乎无法对数亿美元客户资金做出解释,这很不寻常。这种违反期货经纪规定的行为,也让人们对监管机构以及它们是否胜任产生疑问。
2011年11月8日
欧洲央行新行长不应过度谨慎
FT社评:人们原来担心,意大利人德拉吉出任欧洲央行行长后,会让印钞机昼夜运转。现在看来,他们想错了。欧洲央行有必要拿出更大型的武器。
2011年11月7日
热门文章
1.
中国努力与特朗普政府班子的潜在人选取得联系
2.
特朗普新政,中美如何应对?
3.
经济增速放缓,中国股票市场能否“长牛”?
4.
习近平告诉拜登中国愿与特朗普合作
5.
中国半导体产业应该做什么?
6.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国已做好应对特朗普上台的准备
7.
特朗普对德国的敌意从何而来?
8.
美国中国问题专家方大为:“特朗普2.0”时期中美关系恶化将无明确下限
9.
拉美角力,美国不敌中国
10.
特朗普的胜选或使G20倡议陷入混乱
|‹
上一页
‹‹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
下一页
›|